北京市朝陽區(qū)學校試點的建設,從產品安裝調試到教學應用,讓所有一線學科教師和校方領導表示高度的認可與贊許。
2019年9月末,法研堂產品研發(fā)人員和市場組代表,前往北京市朝陽區(qū)學校走訪調研工作時,六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王老師反饋,“法研堂的德法課程資源平臺,讓學科教師在熟練掌握平臺應用后,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授課難度,課前、課中、課后都有相應的平臺工具及資源,簡直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金鑰匙。”
朝陽區(qū)學校以“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”為辦學理念,以“最美教育”為辦學途徑,通過塑造“崇真、精業(yè)、愛生、樂教”的“最美教師”,打造“生動、和諧、共享、高效”的“最美課堂”,旨在打造學生“人文素養(yǎng)、科學素養(yǎng)、健康藝術素養(yǎng)、社會交往能力”的“最美課程”,來培養(yǎng)“誠實守信、博聞好學、知書達禮、身心健康”的“最美學生”。
學校自成立以來,以教科研單位支撐進行特色辦學,選派優(yōu)質師資力量到學校教學一線任教,提升課堂教學質量,開展特色課程的開發(fā)。2019年,學校針對道德與法治課程進行全面的深化改革,將法研堂德法課程資源庫系統(tǒng)平臺引入課堂教學中,經由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專家團隊參與審定,課程內容緊貼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大綱,為朝陽區(qū)學校打造“最美成長路”、特色校本課程“共創(chuàng)成長路”、“我愛北京”為重點建設內容規(guī)范校本課程的管理,優(yōu)化課程內容助力。
法研堂的德法課程資源庫系統(tǒng)全面應用于1-6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,以及校園內所有的智能終端平臺,同時還在校園教學樓大廳,安裝由法研堂自主研發(fā)的智能普法終端設備-法治學習站。它可提供4名同學同時在線查閱學習,內置德法小游戲、視頻、沙畫、測試等,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學習法治知識,減少校園犯罪增加校園安全,對于校園普法活動的舉辦也添加亮點,讓校園的普法宣傳起到顯著的作用。
法研堂就產品的應用對每位學科教師進行了統(tǒng)一系統(tǒng)的培訓,還為每位教師配備個人應用終端秘鑰,可供資源的隨時隨地下載使用,同時它可保證學科教師的隨時隨地備課、編輯授課內容,查看學生學習情況,校方領導也可隨時抽調統(tǒng)計數據,查看課程情況了解教學開展進度。
德法課程資源庫內配備普法和教學兩大資源庫,法研堂在每位學科教師的智能設備及終端都進行平臺植入,教師可通過智能終端設備直接開展課堂教學,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內容,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積極性。
朝陽區(qū)學校為構建有生機、有活力、多層次的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,不斷加強德育教育,通過利用德法課程資源平臺全面構建文化氛圍至上的均衡發(fā)展策略,將學生發(fā)展目標和發(fā)展定位圍繞“全面培養(yǎng)學生”、“培養(yǎng)全面發(fā)展的人才”而定,以“最美教育”為理念,為學生搭建了五個發(fā)展的平臺——勤學、品行、體藝、公益、環(huán)境,開展“美在勤學、美在品行、美在公益、美在體藝、美在環(huán)境”的“最美少年”評比,培養(yǎng)學生成為“智慧少年、自強少年、愛心少年、風采少年、藍天少年”。44
上一篇沒有了